12章

 

 

使徒在详细说明和坚立基督教的首要基本教义之后,接着要强调最主要的责任。如果我们只是把我们的信仰看作是各样概念的集成,推测思索的指引,那么我们就看错了这信仰。不,这是实际的信仰,是为了正确规范人的举止的。它不仅是为了使我们的判断开明,更是要改革我们的内心和生活。从使徒写作这封书信,和其他一些书信的方法(以及在基督的国度里的主要管治方法)来看,神奥秘事的管家可以得到指引应该如何按照正义分解真理的道:不应脱离特权而强调责任,也不应该脱离责任而强调特权;而是要让两者并行,出于错综联合的目的,两者要大大地互相促进帮助对方。责任是按照推论的方法从特权而出的。基督徒行为的根基一定要建立在基督教知识和信心的基础之上。我们一定要首先明白应该如何接受主基督耶稣,然后我们可以更清楚明白应该如何在祂里面行事为人。在这一章里讲到极多的责任。这些劝勉简短有力,简明概括了何为善,概括了主我们的神在基督里对我们的要求。它是对基督徒指引的缩写,是对正确规范人的行为举止,使之与福音相称的各项规条的极好总结。这里用“所以”这个词和前面的论述相连。它是教义真理的实际应用,是传道的生命所在。他一直在详细论述因信称义,白白的恩典之丰富,和我们在那将要显现出来的荣耀中所得的保证和确据。那些属肉体的自由主义者很容易因此得出结论:“所以我们可以按着我们所想的去生活,按着我们的心愿,凭着我们的眼见行事为人。”并非如此;那使人称义的信心是“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除了圣洁和顺服,别无其它路径可以通往天国。因此神所配合的人不可以分开。本章特别的劝勉可以归纳为基督徒责任的三个主要方面:我们对神的责任,对我们自己的责任,以及对我们弟兄的责任。神的恩典教导我们凡事上要“敬虔,自守,公义”地生活,否认这些都是和这里所讲的相违背的。这一章将要使我们明白何为敬虔,自守和公义,尽管有时候它们稍稍混合在一起。

归给神为圣;对神的责任;对我们自己的责任;正确运用属灵恩赐;对我们弟兄的责任;兄弟之爱;爱仇敌。

1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2不要效法这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3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4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5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6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7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8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9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10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11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12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13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的款待。14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15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16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17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18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19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20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21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根据以上内容的归纳,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使徒的劝勉,

I.关于我们对神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何为敬虔。

1.我们自己要向神降服,因此立下一个好根基。我们必须先把自己献给主,林后8:5。在这里,这被强调是一切责任和顺服的源泉,第1,2节。人是由身体和灵组成的,创2:7;传12:7。

1)身体必须要献给祂,第1节。“身子是为主,主也是为身子,”林前6:13,14。在这里这规劝是充满感情的:弟兄们,我劝你们。尽管他是一位伟大的使徒,然而他称呼最小的基督徒作弟兄,这是满有感情和关切的称呼。他是劝;这是福音的方法:“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林后5:20。尽管他可以带着权柄下命令,然而为了爱的缘故他宁可劝,门8,9。“贫穷人说哀求的话,”箴18:23。这是温柔地进行规劝,使之能力更令人欢喜。许多人如果被善意规劝,转化就更快,带领比驱使容易得多。在这里请留意,

[1]强调的责任--把我们的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暗示着律法之下的祭物,是要在祭坛上献给或陈列在神的面前,预备要献给祂的。“你们的身体”--你们的全人;如此表达是因为在律法之下牲畜的身体是当作祭物献上的,林前6:20。我们的身体和灵要被献上。祭物由祭司宰杀,但是是由献祭的人献上的,这人通过按手在祭物的头上把他在这祭物里一切的权利和所有权转移给神。这里所讲的祭物是指一切按神自己的命定奉献给祂自己的;见彼前2:5。我们是殿,祭司和祭物,就像基督在祂独特的献祭上是殿,祭司和祭物一样。有赎罪祭和感恩祭。基督一次献上承担了多人的罪,祂是唯一的赎罪祭;但是我们的人和表现,籍着基督我们的祭司献给神,是荣耀神的感恩祭。把身体献上说明这是一个自愿的举动,由那控制全身和这身体的各个肢体的意志的绝对管辖能力所驱动。这一定要是心甘情愿的献上。你们的身体;不是你们的牲畜。那些在律法下的献祭,因它们的功用出于基督,所以它们也是在基督里有它们的期限。把身体献给神不单表明要避免用身子所犯的罪和干犯身子的罪,还表明把身子当作心灵的奴仆事奉神。这是在我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6:20),使用我们的身子尽直接敬拜的责任,勤奋回应我们具体的呼召,当被呼召时愿意在我们的身体上为神受苦。这是把我们身体的肢体作为义的器具献上,罗6:13。尽管操练身子益处甚少,然而它是把我们的心灵献给神的证据和结果。首先,把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不是宰杀的,不像那些在律法之下的祭物一般。基督徒把他的身体当作祭物献给神,尽管他不是把身体献上烧掉。真心献给神的身体是一个活祭。活祭,这通过暗示说明--那本身是死的是不能吃的,更不能当作祭物,申14:21;通过对比--“从前祭物是要被宰杀的,但你们可以被献上作祭物,却仍然活着”--是不流血的献祭。野蛮的异教徒把他们的孩子作为祭物献给他们的偶像神,不是活着的,而是宰杀的牺牲:但是神要的是怜悯,而不是如此这般的祭物,尽管这祭物是交托给他的了。“活”祭,就是指被心灵的属灵生命所激励的。是基督因信在我们的心里活着,这使得身体成为活祭,加2:20。神的爱点燃祭物,把生命浇灌在责任中;见罗6:13。活,就是指向神活,第11节。其次,它们必须是圣洁的。献给神的各样祭物相对是圣洁的。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有真正的圣洁,就是心和生活的全然纯正,籍此我们效法神的性情和心意:还有我们的身体绝不能成为罪和污秽的器具,而是要分别为圣献给神,作神圣的使用,就像会幕里的器具是圣洁的,全然献给神所使用的。心灵是圣洁的主体;但一颗成圣的心把一种圣洁传达给被这心所激励和赋予活力的身体。这是按照神的旨意的圣洁;当属肉体的行为止息时,身体就是圣洁的了。它们是“圣灵的殿”,林前6:19。“用圣洁守着自己的身体,”帖前4:4,5。

[2]这样做的理由,有三方面:--第一,思想到神的慈悲:“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满有慈爱的恳求,这应该软化我们去遵行。这是最甜蜜最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是在神里面的慈悲,这慈悲是出于神的--恩典在源头,恩典在江河中:在这里两者均包括在内;但特别是福音的恩典(在第11章所提及的),因着犹太人的不信而放弃失去的,转给了我们这些外邦人(弗3:4-6):应许给大卫的那可靠的恩典,赛55:3。神是一位慈悲的神,因此让我们把身体献给祂;祂一定会善待它们,祂知道该如何体恤它们的情况,因为祂有无限的怜悯。我们每天从祂领受祂慈悲的果子,特别是对我们身体的慈悲:祂创造了我们的身体,祂维持它们,祂买赎了它们,祂赋予它们极大的尊严。因着主的怜悯,我们没有被消化,我们的灵还存留在生命之中;这一切之中最大的慈悲就是基督不仅把祂的身体,还把祂的灵,为罪作为祭物献上,以致祂为我们献上了祂自己,把他自己献给了我们。此时我们只能思考,为了这一切,我们应该把什么献给主。我们应该献上什么?让我们把自己献上,作为对这些恩典的感谢—把我们的全人,我们所有的,我们所能做的一切献上;毕竟,和这如此丰盛的领受相比这只是非常微薄的回应:然而,因为这是我们所有的,其次,这是“神所喜悦的”。我们努力要达致的最大目标就是要得神的喜悦(林后5:9),让祂悦纳我们的全人和行为。这些活祭是神所喜悦的;反观罪人的献祭,尽管肥润和贵重,却是神所憎恶的。神愿意许诺悦纳我们的一点点,这真是极大地屈尊俯就;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令我们渴求,使我们快乐的了;如果把我们献上可以得祂的悦纳,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论,再也没有比献上自己更好的了。第三,我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这里面是理智的举动;因为人是出于内心把身体献上。出于愚昧,被愚昧滋养的盲目的献上,只配给那些有眼却看不见的粪堆之神。我们的神一定要在灵里用悟性来服事。这是有最充分的理由的,绝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加以反对。“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赛1:18。神不会把任何困难的或不合理的事情强加在我们身上,所加的是完全符合有正当理由的原则的。也可以这样读作,“按照话语,你们的事奉”。神的话语在神圣的敬拜上不会游离于身体之外。只有按照圣经上神的话语的事奉才是神所悦纳的。这必须是福音的敬拜,属灵的敬拜。在这理所当然的事奉上,我们是能举出这样做的理由的,并随时准备说明这样做的理由的,按照这些理由,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神按有理性的受造之物对待我们,我们也要有理性地和祂相处。身体必须要这样献给神。

2)心意必须为祂而更新。在第2节强调:“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留心在你里面要有拯救的改变,要让这改变继续下去。”回转归信和成圣是心意的更新,不是物质上的改变,而是心灵性质上的改变。这和有一个新心和一个新的灵是一样的--新的性情和意向,新的喜好和厌恶;理智得到开明,良知得到软化,思想得到端正;意志屈从于神的意志,对属灵和天上的事情欢喜追求:因此这人不再是从前的他--旧事已过,一切都是新的了;他行事为人是出于新的原则,按照新的法则,带着新的目的。我们的心意是掌管我们的能动的部分;因此心意的更新就是全人的更新,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成圣的过程,越来越向罪死,越来越为义活,这就是这更新工作的继续,直到在荣耀里得到完全。这被称为“我们的变化”;它就好像穿上新的形状和样式。--“你们要质变”。基督的变像就是用这个词来表达的(太17:2),当祂披上那属天的荣耀时,祂的脸面如日头一样发光;同样的词还用在林后3:18,那里讲到我们要“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这个改变在这里被强调是一种责任;不是说我们自己可以作成这样的改变:要是只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可以生出一颗新心,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新世界了;这是神的工作,结11:19;36:26,27。但是“你们要更新”,就是说,“运用那神所设立和制定的方法。”是神使我们改变,然后我们就被改变了;但是我们必须“使我们所行的归向神,”何5:4。“让你们的心服在那该称颂的圣灵的使人转化改变的影响之下;向神求恩典来运用恩典的各样方法。”尽管新人是神所创造的,然而我们必须要穿上这新人(弗4:24),努力向前追求完全。在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留意,

[1]我们一定要避免的,与这更新大大为敌的东西;就是效法这个世界:“不要效法这个世界。”主耶稣的一切门徒和跟从者必须不效法这个世界。--“不要按照世界来铸造自己”。我们不可效法这世界上的事物;它们是变化的,它们的样式正在过去。不要效法肉体的情欲和眼目的情欲。我们不要效法这世界上的人,这世界服在罪恶之下,行事为人不要随从“今世的风俗”(弗2:2);就是说,我们不可随众行恶,出23:2。如果罪人引诱我们,我们不可答应他们,而要守着我们的本位见证他们的不是。就是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那些本身不是罪的事情上,我们也不可效法这世界的风俗和方法,以免听这世界的指挥作为我们主要的法则,也不可以博取这世界的赞赏作为我们的最高目标。真正的基督教极大程度上是庄严的与世界分别的。然而我们一定要小心以免像一些人一样走向极端,变得故作轻慢和愁眉苦脸。在与人交往的事情上,自然的光照和万国的风俗是作为我们的指引;在这些情形之下,福音的法则是方向的法则,不是矛盾对立的法则。

[2]我们必须努力追求的,这更新的伟大结果是:“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神的旨意这里应该理解为,在事关我们的责任方面祂所启示的旨意,主我们的神对我们所要求的。这是神总体上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成圣,我们要祷告求我们可以遵行这旨意,就像天使遵行这旨意一般;这特别是在新约所启示的祂的旨意,是在这末后的日子籍着祂的儿子向我们说明的。首先,神的旨意是“善良,纯全可喜悦的”;一条律法的三个卓越特性。这是善良的(弥6:8);是和永在的分别善恶的判断完全一致的。它本身是善良的。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有人认为福音的律法在这里被称为善良的,是要与礼仪性的律法有所区别,礼仪性的律法是“不美的律例,”结20:25。这是可喜悦的,是讨神喜悦的;祂所命定的,只有祂所命定的才是可喜悦的。要以讨祂的喜悦作为目标,唯一的方法就是以祂的旨意为我们的法则。这是纯全的,不可再添加上任何东西。神所启示的旨意是足够指引信心和行为的法则,包含了一切使属神的人得以完全的所需的,充分准备我们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其次,要求基督徒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就是说,在判断上和认可上知道这一点,在经历上知道这一点,籍着与神的旨意相符的经历明白神旨意的卓越。这就是喜爱那“美好的事”(腓1:10);原文用的是dokimazein(这里用的是同一个字),分别是非,在有所疑惑的事情上,随时查验何为神的旨意,用神的旨意作判断。这是“以敬畏耶和华为乐,”赛11:3。第三,那些最能够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的人,就是那些心意更新而变化的人。有活生生的恩典的原则在心中,只要它占上风,在关于神的事情上就能不带偏见,不带成见地作判断。这就预备人心接受和认同神旨意的启示。有这样的应许(约7:17),“人若立志遵着祂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是出于神。”人有聪明,可以强辩和判别关于神的旨意的事情;而一颗诚实,谦卑的心,属灵的触觉被唤起,就被带入神话语的规模,爱神的话语,应用神的话语,尝到它的滋味。因此要敬虔,就要向神降服我们自己。

2.当做到这一切,我们要以对福音顺服的各样方式事奉祂。有人暗示这是对第11,12节所说的,“服事主。”我们把自己献上交给祂,岂不是为了我们能服事祂吗?徒27:23,“我所属;”接着说,“我所事奉。”敬虔就是要事奉神。如何事奉神呢?(1)我们必须把这作为我们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上不可闲懒。“殷勤不可懒惰。”我们有这世界上的工作,那是我们特别的呼召,对于这工作我们不可懒惰,帖前4:11。但这似乎是指服事主的工作,我们的父的工作,路2:49。那些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基督徒的人必须把信仰作为自己的工作—必须选择它,学习它,投入自己;他们必须热爱它,使自己致力于其中,服从它,作为他们伟大和主要的工作。把它作为我们的工作之后,我们做这工作就不可懒惰:不可贪图自己的舒适,当与我们的责任有所冲突时,必须以它为准。在信仰上我们不可闲懒。我们若是懒惰的奴仆,就必被认作为邪恶的仆人。(2)我们一定要“心里火热,服事主。”我们一定要在圣灵的影响下用心灵来服事神(罗1:9;约4:24)。在信仰上无论我们做什么讨神喜悦的事,其实都是因着神的灵做工,出自我们的灵所做的。我们一定要灵里火热――在一切我们所做的事情上有圣洁的热情,热心,和情感的热切,因为那些爱神的人不仅仅是用心灵爱神,更是用我们的全心,用我们的全意来爱神。这就是点燃祭物,将它献到天上的神圣火焰,是馨香之祭。――“服事主。”Tokairodouleuontes(一些抄本是这样写的),“服事光阴,”就是要抓住你的机会加以最大利用,与恩典的现今时节相应。(3)“在指望中要喜乐。”神因我们对祂的指望和信靠得到敬拜和尊崇,特别是当我们在这指望中喜乐,以这信靠为自足的时候,这信靠表明了对真实的极大确据和对所盼望之美事的极大追求。(4)“在患难中要忍耐。”这也是服事神,不仅仅是当祂呼召我们工作的时候我们去工作,也是当祂呼召我们去受苦的时候安静坐下忍耐。为神的缘故忍耐,着眼祂的旨意和荣耀,这是真正的敬虔。请留意,那些在指望中喜乐的人,极大可能也是那些在患难中忍耐的人。相信那摆在我们前面的喜乐,这使我们在外界的压力之下灵里依然坚固。(5)“祷告要恒切。”祷告是盼望和忍耐之友,在祷告中我们确实是在事奉神。这表明了祷告要热切和持久。在尽这个责任时我们不可冷淡,不可一阵子就感到厌烦,路18:1,帖前5:17,弗6:18,西4:2。这是我们在神面前直接的责任。

II.关于对我们自己的责任;就是要合乎中道。

1.正确看待我们自己,第3节。这里用了一个庄严的前言带入:“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智慧的恩典,籍此他明白这份责任的必要和卓越;使徒职份的恩典,籍此他有权柄强调和劝诫人尽此责任。“我以神的名义,以奉差派说这话的身份说这话。我说这话,是不由得你们反驳的。”这是对我们大家,我们每一个人说的。骄傲是在我们里头根深蒂固的罪,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领受劝诫和装备抵御这罪。--“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我们要小心,不要自恃过高,不要过高估计我们的判断,能力,人格和行为。我们不要自欺,不要过分看重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其他学识,不要自己没有还以为有,加6:3。我们应该,必须在一方面看重自己,我们有如此高的身份,不应再成为罪的奴仆和这世界的奴役。但是在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谨慎看自己,即我们应该对自己,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的恩赐和恩典,按照我们从神那里领受的,对此持谦卑的看法,而不应该相反而行。在有疑惑的争论之事上,我们不可自大狂热;不可过分;不可论断批评那些意见和我们相左之人;也不可在肉体上妄想突出自己。这些和类似的都是看自己合乎中道所结的果子。这里的用词也说明这点。原文中是没有“自己”这个词的;因此这句话可以读作,“不要有人聪明超过他所应该聪明的程度,而是要有智慧,成为合乎中道。”对于那些超过我们能力的事情,我们不要妄行(诗113:1,2),不要窥察所没有见过的(西2:18),那些不属于我们的奥秘之事(申29:29),不要妄求知道得比圣经所写明的更多。有一知识是使人自大的,是使人摘取禁果的。我们对此要小心,要努力追求使自己合乎中道,端正我们的心思,改革我们生活的知识。有人把合乎中道理解为要我们留守在自己的本位上,不要冒犯别人的恩赐和职份。请看在运用最大的属灵恩赐方面谨慎谦虚的例子,林后10:13-15。关于这方面请再看这劝告(第16节),“不要自以为聪明。”聪明是好事,但是以为自己聪明就是坏事了;愚昧人比自以为有智慧的人更有指望。摩西脸面放光而自己却不知道,对于他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学识看得合乎中道?原因在于:--

1)因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美好之事都是“神所分给我们的”;各样美善和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雅1:17。我们所有的哪样不是领受的呢?如果是领受的,为什么要自夸呢?林前4:7。世界上最好最有用处的人,若不是神白白的恩典每天使他成为这样,他也不过如此。当我们反思自己的时候,我们切不可认为是自己得到的,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手头争取使我们得到这些赏赐的;而要思想神是如何恩待我们,因为是神加我们能力做任何美善的事,在祂里面是我们的丰足。

2)因为神是按着某种分量把祂的恩赐分给个人:照着“信心的大小。”请留意,祂把属灵恩赐的大小称为信心的大小,因为这是根本的美德。我们所做的一切善事,只有根基于信心,源至于信心的,别无他途,这才是对的,被神悦纳的。信心和其他一切由它来的属灵恩赐,是按照那无限智慧的神,看着对我们合适的大小程度加给我们的。神赐圣灵给基督是没有限量的,约3:34,但是圣徒是按量领受的;见弗4:7。那拥有无限量赏赐的基督,是温柔谦卑;我们这些有限的人,难道可以骄傲和自欺吗?

3)因为神把恩赐加给我们,也加给别人:“分给各人。”如果我们独占圣灵,或拥有专利成为属灵恩赐的唯一领受人,也许我们可以有这自欺的理由;但是其他人和我们一样在恩赐上也有份。对所有圣徒而言,神是众人的父,基督是众人的根,圣徒从祂身上获得美德;因此如果我们高抬自己,藐视他人,仿佛只有我们才是蒙神喜悦的人,我们不在了,智慧也不在了,这样我们就大大不妥了。他用了和自然的身体的各肢体相对比来说明这个推断(同时看林前12:12,弗4:16):“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等等,第4,5节。在这里留意,[1]所有圣徒在基督里成为一体,基督是身体的头,是圣徒合一的共同中心。信徒在世上不是混乱没有次序的一团,而是组织联合起来,正如他们联合在一个头之下,被同一位圣灵驱动和赐与活力。[2]具体的信徒是这个身体的各个肢体和组成部分,这表明他们是次于全体的,和全体相关,从头那里吸取生命和灵命。身体的某些肢体比其他的更大更有用,每个肢体都是按着它的程度从头那里吸取灵命。如果小手指和大腿一样领受同样多的营养,那是多么不合宜和不利!我们要牢记我们不是全体;如果我们这样认为就不合乎中道了;我们只是一部分,只是肢体。[3]“所有的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第4节),每个肢体都有加给它的各自的位置和工作。眼睛的用处是看,手的用处是做工,等等。同样,在这奥秘的身体当中,一些肢体被装备,被呼召做一种的工作;其他的同样地被装备,被呼召做另外的一种工作。在基督教的国度里,长官,牧师和民众有他们各自的用处,不应该互相干涉,不应该在履行他们的职责上互相冲突。[4]每一位肢体都有它的位置和用处,是为全体的益处,为其他各个肢体的益处。我们不仅仅是基督的肢体,更是“互相联络作肢体,”第5节。我们彼此相关;我们要互相造就对方,为共同的益处一同行事。请看林前12:14,等等,是如何举例说明这点的。因此我们不可自欺,以自己的长处自高自大,因为我们所有的,都是领受的,我们所领受的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是为了其他人的好处。

2.正确运用神所赐给我们的恩赐。一方面我们不能对我们的能力夸口,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埋没它们。要小心,免得以谦卑和舍己为借口,在向他人行善方面闲懒。我们不可说,“我算不得什么,因此我要安静,什么都不做;”而是要说,“在我自己我算不得什么,因此靠着基督恩典的力量我要全然奉献自己。”他具体说明了在具体的教会中所设立的教会职份,各人都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尽职完成所交托的使命,为的是在教会中维持秩序,促进对教会的造就。按我们“所得的恩赐。”接着所列的具体的职份对应着这里所概括的意思。“所得的恩赐,”让我们使用这些恩赐吧。事奉工作的权柄和能力是神的恩赐。――“恩赐各有不同。”直接的计划不同,尽管这一切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按恩赐,”神白白的恩典是一切赋予人的恩赐的源本。是恩典立定了功用,使人有资格,使人愿意,在人的心意上和工作上动工。在初期教会有讲方言,分辨诸灵,医治的超乎寻常的恩赐;但是他在这里讲的是普遍的恩赐。对比林前12:4;提前4:14;彼前4:10。他具体说明了七样恩赐(6-8节),这似乎是指在初期教会,特别是在较大型的教会中,在谨慎的组织上所有的诸多不同的职份。这里列举了说预言和作执事两种普遍的恩赐,前者是监督的工作,后者是执事的工作,这是唯一的两种常设职份,腓1:1。但具体每种职份的工作应该是,看上去当时应该是,按照大家同意协定的区分和分派的,为的是更有效做工,因为每一个人都做的工作就是没有人做的工作,作工最好的人是“专一工作的人。”大卫就是这样分派利未人的工作的(代上23:4,5),在这件事上这智慧对我们指导工作是有益的。后面的五种职份因此可以归纳入前面的两种之中。

1)“说预言。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这不是指预告将来要发生之事的超乎寻常的恩赐,而是指宣讲神的话语的普遍的职份:在林前14:1-3,等等;11:4;帖前5:20中所讲的“说预言应该这样理解。”旧约先知的工作不仅仅是预告将来的事情,还是在罪和本份的方面警告民众,提醒他们从前知道的事情。同样,传福音的人是先知,就着神的话语的启示而言,他们的确是在预告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传道要讲的是人在永世里的情形,是直接指向将来的。那些传神的话语的人必须要“照着信心的程度传道,”就是说,[1]关于我们说预言的方法,一定要按着信心恩典的程度。他在第3节已经讲过按分给每个人信心的大小。让传道的人把他所有的信心放在他的工作上,首先把他要传讲的真理铭刻在他自己的心中。没有信心,民众听道不能听好,同样,没有信心,神的工人也不能传道得好。首先要信,然后说话,诗116:10,林后4:13。我们一定要记着信心的大小――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信心,然而除我们之外还有极多的人是有信心的;因此我们要容许其他人在知识上和教导的能力上和我们一样都有份,甚至对那些在小事上和我们意见不同的人也是如此。“你有信心,就当守着;不要把这当成掌管其他人的尺度,要记住你只是有你信心的一份而已。”[2]关于我们说预言的内容,这一定要按着信心教义的程度,按照在旧约和新约圣经所启示的。按照这信心的原则庇哩亚人对保罗的传道进行分辨,徒17:11。对比徒26:22;加1:9。有一些主要真理,请容我这样称呼,一些“首要原则,”是在圣经中明明白白一致教导的,它们是传道的试金石,我们一定要按着它们(尽管我们不可藐视先知的讲论)来“凡事察验,”然后“善美的要持守”,帖前5:20,21。更难明白的真理一定要经受更清晰的真理的查验;如果发现与信心的推论相符一致,然后方可接受;因为可以肯定一条真理是不会和另外的真理相矛盾的。请在这里留意,传讲真道的人要极其小心—要传讲正确的教义,按照纯正话语的规模,多2:8;提后1:13。说预言的不一定要按着说话艺术,逻辑辩论规则的大小程度来进行;但一定要按着信心的大小:因为我们所传讲的是信心的话语。有两件特别的工作是那些说预言的人要留意的--教导和劝化,是同一个人同一时间理当认真去行的,当他做其中一样时,让他也留心另外一样,当他做另外一样的时候,让他也尽力做好对应的另一样。如果有聚会同工的同意,这项工作要分开,无论是一直分开还是交替分开,以致一人教导,另外一人劝化(就是按我们现在的话讲,一人解释,另外一人讲道),让每一个人都按照信心的大小而行。第一,让教导的人专心教导。教导是明明白白地解释和证明福音真理,无需实际的应用,就像教导经文一样。“牧师和教师”是同样的职份(弗4:11),但具体的工作有一些区别。那有教导能力,又担负起这责任的,就要专一。这是美好的恩赐,让他使用这恩赐,全心投入。“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有人解作,让他常常不断这样行,努力教导;在他本位的工作上持守,作为他自己的一部分。看提前4:15,16,在那里用了两句话来解释,“要在此专心和在这些事上恒心。”第二,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让他全心投入。这是牧师的工作,而前者是教师的工作;要把福音的真理和原则更紧密地和民众的情形联系在一起,对他们强调那更实际的内容。许多在教导上非常精确的人,可能在劝化上非常沉闷乏味,没有技巧;反之可能也是如此。这个工作需要清晰的头脑,另一个工作需要热切的心。如果这些恩赐是很明显的分开的(即一人在一方面非常出色,另一人在另一方面出色),那么把这工作相应分开是有利于造就的;无论我们做哪一项工作,让我们专心地去做。专一做工就是把我们最好的时间和心思投入其中,为这工作抓住一切的机会,不仅尽力做工,还要尽力做得出色。

2)“作执事。”如果一人有“执事的职份”,或者是牧师和教师的助手,让他作好他的职份--教会看守者(如此猜测),长老,或照管贫穷人的;也许在初期教会,这些职份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更多的工作,责任更重大,他们肩负更多照顾和管理的责任。这包括了一切关于教会的,“神殿的外事的职份。”见尼11:16。“管理饭食,”徒6:2。让作执事工作的人带着忠心和勤奋做这工作;特别地,[1]“施舍的就当诚实。”那些作教会施舍之物管家的教会工人,收集奉献,按照穷人的需要派发。让他们“慷慨和忠心地做这工作;”不要把收到的归自己使用,也不要带见不得人的动机去分发,也不要看人的情面:不要为难穷人,对他们厌烦,不要找借口对他们置之不理;而要带着真诚和忠心,除了荣耀神,行善之外别无企图。有人把这理解作是泛指一切的施舍:那有的,让他乐于捐献,丰丰足足和慷慨地捐献;这话可以这样翻译,林后8:2;9:13。捐得乐意和大方的人是神所悦纳的。[2]“治理的,就当殷勤。”看上去他是指那些牧师的助手,执行教会纪律的,在治理教会这件事上他们是牧师的眼目,双手和口,或者那些在聚会中主要献上自己做这治理的工作的牧师;我们在提前5:17可以看到那些在传道和教导人上劳苦的治理的工人。这样的人要殷勤。这个词表明了认真和努力去发现有什么是偏差的,减少走岔路的人数,警戒责备那些犯罪的人,保持教会的纯洁。费尽苦心这样行的人,要在尽这责任上证明他们是有忠心的人,不错过任何可以促进和完善这工作的机会。[3]“怜悯人的,就当甘心。”有人认为这是泛指在一切事上怜悯人:让他们愿意这样行,以此为乐;神喜爱捐得乐意的人。但这似乎是指某些具体的教会的工人,他们的工作是照顾病人和客旅;和那些通常来说是在这些事上帮助那些教会女执事的寡妇(提前5:9,10),尽管很有可能其他人也在这工作上有份。这工作当甘心去做。在怜悯人的工作上有喜悦的容颜,对那些困苦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安慰;他们看到这不是出于埋怨和心有不甘,而是带着高兴的容貌和温柔的话语,并一切表明随时乐意的表示。那些照顾如病人和饱受痛苦之人,暴躁和倔强之人的,他们做工不仅需要忍耐,还需要甘心,使这工作对自己更轻省愉快,对神更蒙悦纳。

III.关于我们对自己弟兄的责任,这里有许多例子和简短的鼓励。我们互相一切的责任用了一个字来加以概括,这是何等甘甜的一个字,“爱。”爱是我们相互承担责任的根基;因此使徒在这里首先提到爱,爱是基督的门徒所披戴的,是我们信仰的总纲:“爱人不可虚假;”不是出于恭维和假冒,而是出于实意;“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约壹3:18。真正的爱是无伪的爱;不像充满欺诈的仇敌的亲嘴。我们有机会就应该“试验我们爱心的实在”,林后8:8。更具体的,有对我们朋友的爱,和对我们仇敌的爱。他具体说明了两者。

1.对我们的朋友。对待朋友要友好。有一种相互的爱是基督徒彼此亏欠,一定要偿还的。

1)彼此亲热的爱(第10节):“爱弟兄,要彼此亲热,”philostorgoi――这不单表明爱,更表明随时愿意去爱,最真诚的不求回报的亲热,如同泉涌般的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很恰当地表明了这点,这爱是最温柔,也是最自然,不是出于勉强,没有限制;我们对待彼此的爱也要如此,何处有一个新人,有爱的律法刻在心内,何处就有这爱。这种亲热使我们用言语和行动,带着最大的尊敬和感激表达出来。--“彼此。”这可以使我们得到爱的恩典,爱他人成为我们的责任,爱我们同样也成为他们的责任。在这世界上有什么比爱和被爱更甜蜜的呢?浇灌的人自己也必得浇灌。

2)恭敬的爱:“恭敬人,要彼此推让。”不要争占上风,让我们随时使其他人得荣耀。在腓2:3“解释道,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这是有充足理由的,因为,如果我们明白自己的内心,就当知道从我们自己要比世上其他任何人更明白罪恶。我们要以看到我们弟兄的恩赐,恩典和表现为乐,并相应看重这一切,更乐意赞扬他人,更乐意听到别人受赞美,强于看自己;--“在恭敬上走在前面,或在他人面前带领;”有人这样解读:不是说争取恭敬,而是恭敬他人。“你当努力恭敬那些理应得到恭敬的人,一有机会就当对你的弟兄尽一切基督徒爱的本分(这一切都包括在恭敬这个词里了)。让你所追求的成为最谦卑,有用和屈尊俯就的。”这和多3:14所讲的是同一个意思,“要学习行善。”尽管我们要看别人比自己强(我们的翻译本是这样写的),要对别人恭敬,看别人比我们自己更有能力,更配得一切,然而我们不可以此为借口躺着什么事情都不做,也不可假冒恭敬他人,尊敬他们的能力和表现,而放纵自己闲懒。因此他马上加上这一句(第11节),“不可懒惰。”

3)慷慨的爱(第13节):“圣徒缺乏要帮补。”当我们的弟兄缺乏,需要真正的接济,我们双手有能力帮助他们,我们却停留在口头表达爱和尊敬,这爱就是虚假的。[1]圣徒在这世界上维持肉身的生活有所缺乏,这毫不奇怪。在初期因极大的逼迫,使得许多受苦的圣徒极端困苦;我们总是有穷人,就是贫穷的圣徒与我们同在。这世上的事物并不是最好的,这是确实的;否则,那蒙天恩的圣徒,就不会成为缺乏,拥有如此少的今世之物了。[2]有的人的责任是帮补,或(这样解读更好)同受这些缺乏。对饥饿的人交出心还是不够,我们还要交出钱囊。看雅2:15,16;约壹3:17。“同受。”这表明我们穷苦的弟兄在神赐给我们的事物上是有分的;我们帮补他们应该出于对他们缺乏的感同身受,就好像我们是和他们一同受苦。腓利比人对保罗的好施帮助被称为和他同受苦难,腓4:14。我们有能力和机会就要预备接济任何有缺乏的人;但我们特别要和圣徒一同感受。对我们的同胞应有普遍的爱,但对我们的基督徒同胞要有特别的爱(加6:10),“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同受,--纪念圣徒;”一些古本这样解读。对那些籍着信心和忍耐承受应许的人,我们要在纪念他们这件事情上以为亏欠--要珍惜它,为此辩白,使之充满香气。让义人的纪念得到称赞;有人是这样解读箴10:7的。他提到这大方的爱的另一个表现:“客要一味的款待。”那些自己有家的人要预备接待那些外出周游行善,或那些因害怕逼迫而被迫漫游寻找庇护所的人。当时不象我们现在有旅馆这样的方便;或那些漫游的基督徒不敢光顾它们;或他们无法负担费用,因此无偿接待他们是一种特别的爱。这也不是一种过时不再适用的责任;有机会我们要欢迎客旅,因为我们不知道客旅的心。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这被当作因行善而当蒙怜悯的一个例子:“--跟着或追着行款待。”这表明我们不仅要抓住机会,还要寻找机会来如此施行怜悯。就好像亚伯拉罕坐在帐篷门口(创18:1),罗得坐在所多玛城门口(创19:1),等着客旅,让他们可以遇见,发出善意的邀请,因此他们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来13:2。

4)同情的爱(第15节):“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奥秘的身体上的众肢体之间有着互相的爱,也有着这同胞之情。见林前12:26。真正的爱会使我们对彼此的悲伤和喜乐如同身受,教导我们让他们的悲喜也成为我们的悲喜。请留意这世界上各种人混杂,有的欢喜,有的哭泣(像拉3:12,13所讲的那些人一样),正如其他的恩典,是为试炼的缘故,弟兄之爱和基督徒的同情心也是如此。不是说我们要参与任何罪恶的喜庆或伤痛,而是指公义和合乎情理的喜乐和伤悲:不是嫉妒那些兴旺的,而是与他们同喜乐;为其他人拥有我们所没有的成功和安慰而真正欢喜;不轻看那些陷在困难中的人,而是关心他们,预备帮助他们,好像我们与他们同在一个身体。这就是行神所行的,神不仅“喜悦祂的仆人平安”(诗35:27),还同样地,“他们在一切苦难中,祂也同受苦难,”赛63:9。

5)合一的爱:“要彼此同心(第16节),就是说,要尽你所能的努力,在领悟上彼此意见相合;如果不能做到这点,也要在感情上彼此意见相合;努力合一,而不是彼此冲突,相互矛盾,挫败对方;而是在和平里保守灵里的合一,腓2:2;3:15,16;林前1:10;--像对待自己一样希望其他人同得好处;”一些人这样理解。这就是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弟兄,像追求自己的益处一样求他们的益处。

6)俯就的爱:“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第16节。没有谦卑就没有真正的爱,弗4:1,2;腓2:3。当我们的主耶稣洗祂门徒的脚时,祂教导我们何为兄弟之爱(约13:5;14:34),这是特别要向我们显明,要真正彼此相爱,我们要愿意俯就身处最卑微的爱的位置,彼此求对方的益处。爱是一种俯就的恩典:“威严与爱彼此同行,却不相配。”留意这里是如何强调的。[1]“不要志气高大。”我们不可追求荣耀和高位,也不可带着无度的价值观和欲望追求世界的虚荣和威严,而是要圣洁地轻看待之。当大卫高升的时候,他的灵谦卑(诗131:1):“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罗马人是住在管辖地上众王的皇城里(启17:18),当时罗马是在它最灿烂的顶峰,也许他们很容易自高。甚至圣洁的种子也沾染了这种酵。罗马的基督徒,像一些城里人看待乡下人一样;因此使徒如此常常告诫他们不可自高;对比罗11:20。他们住在皇庭边上,每天看到的是皇庭的华美壮观:“那么,”他说道,“不要顾念这事,不要爱慕它。”[2]“俯就卑微的人。”第一,这也可以指卑微的事,对此我们必须要俯就。如果我们在世上境况贫穷低微,我们所有的简陋微薄,我们的工作受人蔑视,然而我们却要专心,默默接受。因此注解上这样写:“要满足卑微的事。”要满足身处神在祂的安排下把我们所放在的位置,无论这位置如何。除了罪以外,我们要俯就任何的事情:如果简陋的住所,微薄的所有,简单的衣着,简陋的接待是我们的份,我们就要俯就,不可埋怨。是的,如果神命定这样,我们就要靠着新生命的力量顺从安排,俯就卑微的事情;而旧有的败坏的生命是顺从追求大事的。我们一定要俯就卑微的事情。我们应该把低微的境况,卑微的环境,而不是地位高的境况作为我们追求的中心。第二,这也可以指卑微的人;这里是这样看的(我认为两者都应包括在内)“俯就卑微的人。”我们一定要和这世界上贫穷低微的人一起相处,俯就他们,如果他们是敬畏神的话。大卫尽管是坐在宝座上的王,就是和这样的人作伴的,诗119:63。当照管天地的伟大的神看顾低微的人时,我们不必为和他们来往而感到羞耻。真正的爱看重富贵人的恩典,也看重贫穷人的恩典。宝石就是宝石,尽管它躺在尘土中。和这俯就相反的是被责备的,雅2:1-4。“俯就;”就是说,迁就他们,为他们的好处降卑自己;就像保罗一样,林前9:19,等等。有人认为在原文中这个词是出于旅客的比喻,那些身体强壮,走得快的人等候那些体弱,走得慢的人,他们停下来,把他们带上;同样基督徒也要对他们的同路人心存温柔。他加上一句,作为促进这爱心的方法,“不要自以为聪明;”这和第3节是一致的。当我们心里大大地以为自己聪明的时候,是绝不可能在心里俯就其他人的:因此要治死这点。“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自信自己智慧的能力,而轻看他人,不要以为你不需要他们(箴3:7),也不要羞于把你所有的和其他人交通。我们是相互为肢体,是互相依靠的,是互相依赖的;因此,不要自以为聪明,要记住我们所夸的是智慧的财货;这财货包括了工作,领受和回报。”

7)爱在我们当中,“爱使我们与众人和睦,”第18节。就是对那些因着程度或信仰表白有距离而不能与之亲密相处的人,我们也要和他们和睦;就是说,我们一定不能伤害人,冒犯人,不给其他人有机会和我们争吵;我们不能充满苦毒,存报复的心,不能找机会与他们争吵。我们要努力保守和睦,不使和平被破坏,如果被破坏,就要修补。从上头来的智慧是清洁和平的。留意这劝告是有界限的。它没有让我们去做那不可能做到的事:“若是能行,尽你所能的。”同样来12:14,追求和睦。弗4:3,竭力保守。用心在那使人和睦的事情上面。――“若是能行。”当我们为了与人和睦不得不得罪神,伤害良心时,要保守和睦是不可能的:“若是能行不招责备,便是可行。”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然后是和平,雅3:17。没有清洁的和平是属魔鬼的和平。“--尽你所能的。”事关和睦的一定有两方面。我们只能对自己负责。我们可能不得已要受到别人的挑战;好像耶利米一样,他是“一位相争相竞的人”(耶15:10),对于此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的责任在于自己在保守和睦上没有亏欠,诗120:7。我愿和睦。但我发言,他们就要争战。

2.对我们的仇敌。自从人变成神的仇敌以后,他们之间也很容易相互为敌。爱的中心一旦被放弃,界限就相互干扰冲突,或相互敌视分离。在人当中,那些有信仰的人理当料到,在这个极少与基督志同道合的世界上会遇到仇敌。基督教教导我们要如何对待我们的仇敌;这教导和所有其他讲求得胜,占上风的原则方法有很大区别;这教导所讲的是内心的平安和满足。无论何人是诅咒我们,试图加害于我们的仇敌,我们的原则是不要伤害他们,而是要尽力行善。

1)不要伤害他们(第17节):“不要以恶报恶,”因为这种相报是兽性的,只适用于那些不明白人性和将来结局的动物。或,如果人类真是在战争状态下被造的(像一些人梦想的那样),如此相报倒是合乎情理的;但我们从神领受的不是这样,祂是如此看顾祂的仇敌(太5:45),我们从基督领受的更非如此,当我们还作仇敌的时候就替我们死了(罗5:8,10),祂是如此爱这无缘无故恨祂的世界。--“向何人也不可;不可向犹太人,也不可向希利尼人;不可向你的朋友以恶报恶,因为这肯定会失去他;不可向你的仇敌以恶报恶,因为这可能争取他。”同样地,第19节,“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为什么和本章其他的劝告不同,这一条要由充满感情的称呼引出呢?很肯定这是为了要安抚充满怒气,因为受到挑衅极其怨恨的灵。他用这如此亲密的语言说这番话,是为了安慰和坚固他们。任何散发着爱的言语都安抚血气,平息风暴,平静怒气。你想要安抚受到伤害的弟兄吗?称呼他作亲爱的弟兄吧。如此温柔的话语,说得恰当,是可以很有效地使怒气回转的。“不要自己伸冤;”就是说,当任何人加害于你的时候,不要想着或努力尝试同样加害于他,使他受苦。并没有禁止掌权的惩罚恶人,给受冤屈的伸张正义;也没有禁止制定实行公义健全的法律惩治罪犯;但出自怒气和恶意的私自报复是被禁止的;这禁止是有道理的,因为这设定了我们是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案情。即使被侵犯的人要寻求捍卫法律,得到掌权的允许,却是出于任何个人的怒气或过结,而并非出于关心要维持公众秩序和平安而伸张公义,即使是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正常,也是属于这所被禁止的自己伸冤之列。请看在这种事情上基督的律法是何等严格,太5:38-40。不仅禁止动手为自己伸冤,甚至为满足伸冤的心而盼望渴求律法所允许我们所行的审判也是不可。对败坏的人性来讲,这是很困难的教训;因此他补充道,[1]针对于此的解决办法:“宁可让步,听凭主怒。”不是听凭我们的忿怒;给这留地步就是给魔鬼留地步,弗4:26,27。我们一定要抵挡,扑灭和压制这一点;第一,对待我们仇敌的忿怒。“要让步,就是要有柔和的心;不要以怒气回应怒气,而是要用爱心。“柔和能免大过,”传10:4。接受冒犯和伤害,就像石头投进一堆羊毛里,是屈从于它,以致它不能弹回,也不能再有所动。”所以我们的救主是这样解释的(太5:39),“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不要思想该如何报复恶事,而是要预备好再受另外的冤屈。当人性情火爆汹涌时,让它随从发泄,免得不合时宜的阻挡使它更剧烈高涨。当其他人发怒的时候,让我们镇定下来;这就是针对伸冤的解决办法,是真正有理智的。但是,第二,许多人认为这是指神的忿怒:“要让步,让祂得审判的宝座,单单让祂对付你的仇敌。”[2]反对自我伸冤的理由:“因为经上记着,伸冤在我。”我们在申32:35找到这句话。神是主权的王,公义的审判主,施行公义是属乎祂的工作;因为神有无限的知识,祂能毫无差错地判断各样的行为;并且祂是无限洁净的神,祂恨恶罪恶,不能转眼不看邪恶。祂把这权柄的一部分交托在民事官员手中(创9:6;罗13:4);他们行法律的审判,这因此可以看作是神伸冤的一种表现。这是我们不应该自己伸冤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如果伸冤在乎神,那么,第一,我们不可行这事。如果这样做就是坐在神的宝座上,从祂手里抢夺祂的工作。第二,我们不需要这样做。因为如果我们谦卑地把这件事交托给神,祂要伸冤;要是有理由应该这样做,祂会为我们伸冤,而且我们不可盼求。见诗38:14,15,“我听不见,因为你听得见;”如果神听见了,还需要我听吗?

2)我们不仅不可伤害我们的仇敌,我们的信仰更进一步教导我们,要尽力向他们行善。这是基督教独有的命令,是基督教高度赞许的:“爱你的仇敌,”太5:44。在这里教导我们要在言语和行为上向他们显明这爱。

[1]在言语上:“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第14节。神的子民被逼迫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不是被武力的手就是被恶毒的舌头。这里教导我们要祝福那些逼迫我们的人。给他们祝福;就是,第一,“说他们的好话。如果他们身上有任何值得夸奖表扬的,要给与留意,为敬重他们而说出来。”第二,“按照他们的地位说尊重他们的话,不要以咒骂回应咒骂,怨恨回报怨恨。”而且第三,我们不仅不寻求伸冤,还一定要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得好处。第四,我们一定要通过为他们祷告把这祝愿交给神。如果我们手上没有能力为他们做任何事情,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为他们祷告见证我们的好意,在这事上我们的主不仅给我们一条命令,还给了我们行这命令的榜样,路23:34――“要祝福,不可诅咒。”这表明在一切环境下完全的好意和这好意的表露;不是,“当你祈祷的时候给他们祝福,在其他时候给他们诅咒;”而是,“总要给他们祝福,决不可诅咒。”诅咒出于那些责任是赞美神,被神祝福之人的口,这是不合宜的。

[2]在行动上(第20节):“你的仇敌若饿了,如果你有能力和机会,要预备毫不迟疑地向他表达善意,为他的好处尽爱的本分;决不可以为他是你的仇敌而停滞不前,而更要快快行动,因此可以见证你对他原谅的真诚。”据说Cranmer大主教与人结交朋友的方式就是让人恶意待他,然后以善意回报。这命令是引用自箴25:21,22;因此看上去这要求很高,但在旧约中却不是没有例证。在这里请留意,第一,我们一定要做的。我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仇敌。“如果他饿了,不要攻击他,说,现在神为我向他伸冤,为我出头了;不要因他的缺乏而这样想。而是要给他饭吃。”这时,当他需要你的帮助,你虽有机会令他挨饿,践踏他,这时却给他饭吃(psomizeauton,一个很重要的词)--“丰足地给他饭吃,是的,认真地纵情地给他饭吃:”一小口一小口喂他,“给他饭吃,好像我们对待小孩和病人那样,带着极大的温柔。努力这样做,表明你的爱。他若渴了,就给他水喝:--“给他水喝,表明与他和解,对他友好。”如此明确你对他的爱。”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行。因为你这样做,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这里有两种意思,我认为两者均有道理。“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就是说,“你这样做,”1.“化解他,让他悔改,结出友谊,软化他对你的心意”(类比那些熔化金属的人;他们不仅把火放在金属下面,还把火堆在金属上;同样地扫罗大卫的仁慈熔化和征服,撒上24:16,26:21)--“籍此你可以赢得朋友。如果你的好意不起作用,”2.“这将加重他的罪,使得他对你的恶意更加不可饶恕。因此你把神的忿怒和报应的记号加在他身上。”不是说这一定要是我们对他行善的目的,而是为了鼓励我们,这将是行善的结果。最后一节的劝勉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这劝勉看似矛盾,世人不易理解,即在一切争端冲突中实施报复的是被征服的人,原谅的人是胜利者。(1)“你不可为恶所胜。不要让任何临到你身上的挑衅的恶胜过你,或如此影响你,让你不能自持,你的平静被搅扰,你的爱被摧毁,扰乱你的灵,使你做出任何不妥的事情,或使你试图或作出任何的报复。”那不能平静地接受伤害的人是被这伤害完全胜过的。(2)“反要以善胜恶,用耐心和忍耐,是的,对那些伤害你的人行善,使他们得益。学会挫败那些妄图加害你们的人,要改变他们,至少要保守你们自己的平安。”心灵服于这原则的人比孔武有力之人更强。

3.结尾,还有两条劝勉没有讨论,它们是概括性的,举荐其余的劝勉,要自身显为正确,有好的名声。

1)要自身显为正确(第9节):“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神把何为善显明给我们看:嘱咐我们这些基督徒应尽的责任;警告与之相反的邪恶。在这里请留意,[1]我们不仅不可行恶,我们还一定要“厌恶它。”我们要完全不妥协地恨恶罪,把它当作与我们的新人,我们真正的福祉相敌的最坏的敌人而加以厌恶--憎恨罪一切的显露,就是披戴肉体。[2]我们不仅要行善,还要亲近善。这表明主动的选择,真诚的喜爱,在善中不断保守自己。“要如此亲近,以致不被引诱离开,被威吓离开,亲近那为善的主(徒11:23),依靠祂,顺服祂。”这是加在弟兄之爱命令之上作为指引的;我们要爱弟兄,但不可爱到为他们的缘故犯罪,或忽略我们任何的责任的地步;不可因着犯罪之人的缘故轻看罪,而是要为了亲近神,亲近我们的本分而愿意舍弃世上一切的朋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